上個月和朋友去到大湖公園捷運站,登了白鷺山,一座十分可愛親民性極高的小山丘,同時也看到大湖公園捷運內介紹了許多附近的登山步道,就趁著今日春暖日照和煦的日子,再次來到大湖公園,而今天預計要走的步道是白石湖山一帶。
從大湖捷運站一號出口出來(大約是十一點),便是大湖山莊街,大約走10分鐘,經過大湖國小,來到大湖山莊街底,就可以看見內溝溪親水步道的起點,往上走一下子,涼亭裡面的人很多,看起來天氣好,大家都出來玩耍了
寬闊的內溝溪步道出現啦~
寬寬的路很好走。我覺得所謂的親山或是親水步道,就是為了我這種沒有指標、沒有明顯道路就不太會走山路或水路的人。有人就這麼在河邊的樹下休息,好不愜意~
戲水的孩子。孩子跟戲水放在一起真的很棒,如果孩子跟工廠及其排放的廢棄廢水放在一起,那就難說是一幅令人開心的景象。
那到底為什麼還有人能堅持要在這小小島嶼上繼續大肆開發、破土、污染空氣和水?
在這邊可以很接近溪水,和溪水兩邊濃密的綠蔭,看到眼前這幅景象,頓時神清氣爽阿!
雖然很接近水,但水濁濁的,不太敢伸手下去碰
這是農舍和農田嗎(驚)
挖~要進入山路了(期待)
旁邊這條路通往哪裡呢,真好奇~雖然想去走走看,但這條山路是第一次來,不確定前方還有多遠,所以不太敢岔離主道
人好多,大家都走累了在休息
因為標示不太清楚,我找了一位伯伯問路,他告訴我因為我沿內溝溪走,所以錯過了葉氏祖廟,而圓覺瀑布在我的回頭路上,所以我只好回頭走,但是都沒有看到瀑布阿,只見到眼前這一座,網路上說很小,但這也太迷你了吧~旁邊有一位媽媽,我很不好意思的問她,請問這是圓覺瀑布嗎?
還好那位媽媽笑了一下,跟我說,不是啦,瀑布你要載往上走一點點就會看到。我探頭探腦後,總算發現了瀑布,但中間充滿了大石,所以就沒有近拍啦:
走累了,坐在僅容一人的山路階梯上休息,聽著水聲~話說這條步道真的好,一路上走來都是水聲鳥鳴相伴,綿綿綠蔭賞心悅目也不怕曬。
我想起上次去爬皇帝殿,景象是頂雄壯的,但二高上面車子奔馳的聲音在白天卻像鬼魅一樣幾乎一路相隨,很惱人,我那時一邊爬一邊想,不知道原本住在這邊的蟲兒和鳥兒因為二高不止息的車流聲而精神崩潰的有多少?
好啦,休息飽了,繼續山林之旅,又來到岔路,左邊這條會通往哪裡呢?但還是怕一走回不來或是迷了路,所以沒有一探究竟
話說,一樣是在爬樓梯,有樹、有水、有鳥在旁邊,感覺就是心甘情願許多阿
挖哈哈,給我拍到了齁~~
這條小路上有好多荒廢的桌椅,不知是否曾有風華?沒有標示,也無法得知這條小路通往哪兒
圓覺寺前拍到的山景(話說很多山上都是寺廟,至高點的美景,都要配上一座寺廟來嚐)
我喜歡這棵樹,很茂密很強壯很美麗:D
圓覺寺
然後就轉上產業道路,聽說吊橋在前方。但是怎麼又出現了岔路?
還好我要走的是旁邊這條小路
這條小路旁邊是產業道路,車聲很煩人阿~
咦,才走了一下子,就出來到這麼大條的路阿?聽說向左走或向右走都可以到吊橋
因為前面有草莓園,所以路邊的護欄有草莓的牌子作為裝飾
咦,吊橋怎麼會出現在旁邊?喔喔~我看到路標了
經過有機農田
人好多,但我無暇顧及,因為我超餓的,現在是中午一點過後啦,急忙奔向午餐,這間的老闆年很有活力也很親切,開動啦~
店後面就是同心湖,也就是後埤濕地。不知道是人工的還是天然的。像個小公園呢
森氏紅淡比,是日本神社的守護樹,我不太想拍那個蜂窩,但他很搶戲阿
流蘇,漂亮的樹
湧進一堆人了,好可怕~~其實我真的不喜歡自然景象當中穿梭著很多人,但要自己獨佔美景真是太奢侈的要求了(嘆)
挖~有農田和鴨屁股耶XD
其實還有夫妻樹,但實在不太想拍。台灣的夫妻樹幾乎就是那樣,一棵樹有突出,總覺得背後的意識型態是陽具崇尚和害怕陽具被閹割,毫無反省的異性戀霸權和父權糾葛的文化。
話說我在這邊遇到在山上問路的伯伯,真巧,他問我要不要繼續往裡面走,但因為我心懸工作,已經要準備下山啦~他說碧山巖在吊橋另一端,是廟不是山,我聽了心裡嘀咕,如果是廟,後面應該就要著名廟阿寺阿之類的字樣,碧山巖這美麗的名字我對他有諸多想像呢~
要往吊橋了,牌子小小的。而這邊的矮牆都用圓圓的柱子堆砌而成,不知道為什麼呢
吊橋的照片,其實我看到時心裡犯著嘀咕,也許是因為過度現代化吧,我總想像著木製的、會搖晃的山谷吊橋
走到吊橋中間,發現橋下其實是農田,車子也可以到,事實上吊橋的兩端也都有路,走路約莫20分鐘可以相通,
那我可真想不通為何要建造這座吊橋阿,有沒有建吊橋不用錢所以可以隨便建的八卦?
但也真莫名,這個吊橋似乎帶來了許多人潮,看這車潮就知道了。
我看著穿梭如織的人們,想著他們來到了這座吊橋、開在寬廣的道路上,絕大多數都沒有走入我剛剛所經過的美麗綠徑。
過了橋,很快地來到了碧山巖,就是大階梯往上走,是一座廟,兩旁有攤販們。
我一邊走,一邊起疑,拿起手機撥給Tony,問他我們是不是一群人來過碧山巖,他說對阿,
我當下覺得我的記憶力真的是糟糕了,所以我早幾百年前就知道碧山巖是座廟阿~~(抱頭),
因此,我就直接下山了,走在產業道路上,車子來來往往的,我想說,如果真要走回去,那我寧願走回山裡面,
正回頭,就看到小二公車,馬上就衝上車去,卻驚覺車子往上開,還好車子開到碧山巖後就要下山了。
說也巧,我又遇到了那位讓我問路的伯伯。
小二很小,一下子就滿了,很多人都坐不上來呢。
下了山,我便奔往圖書館,要開始工作了。
雖然自圓覺寺後,我便莫名地被帶往大馬路、人群、車聲和人造建物,
但之前在蜿蜒山路和水聲相伴的過程,已充了足夠的電,讓本次的登山留下美好的印象。
下次再來走鯉魚山步道,聽說是平行的。
我要往返走,不要再上到這麼人煙喧囂的地方。
想要同時看到樹、車和人,我站在大安森林公園旁邊公園就可以了。
話說,我在一路上不斷遇到岔路,都沒有指示,一直在猶豫是否可以往前探個究竟,所有登山步道的圖示也完全不詳細,
我覺得在登山環境的規劃上面,此方面有再多努力的空間阿。